
攝取適量的蔬菜、水果可以促進身體健康,然而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調查,近年來因為生活、飲食習慣的改變,國人在蔬菜類及水果類的攝取上顯著低於建議的攝取量(衛生福利部,2022)。為了瞭解國人日常生活中攝取蔬菜、水果的情況,我們針對五個年齡層共250位國人進行蔬果飲食習慣的問卷調查。


衛福部以均衡飲食為目標而推出的「每日飲食指南」中建議,每天應至少攝取3份蔬菜,計算方式是把蔬菜煮熟後裝半個飯碗的量為1份(衛生福利部,2018)。根據我們的調查結果,每日蔬菜攝取量未達3份為90.8%,僅不到10%的人有達到每日建議攝取量。

進一步分析各個年齡層的蔬菜攝取狀況可發現,12歲以下和13~18歲的年齡層有達到建議的蔬菜攝取量比例相對較高,分別為12.5%和11.3%,原因可能為營養午餐對均衡飲食的要求,每餐至少需要有1.5至2份的蔬菜(衛生福利部,2020),而成年以上的年齡層可能因為外食或是飲食不規律,蔬菜的攝取達每日建議量的比例都偏低,分別為8.1%、9.8%和5.0%。

除了要攝取足量蔬菜,不同顏色的蔬果所含的植化素與對身體的益處也大不相同,在攝取時若能搭配不同顏色和種類的蔬果,更能促進身體的健康,例如學童的營養午餐建議每餐至少應攝取1/2至2/3份的深色蔬菜(衛生福利部,2020),包括深綠、黃、橙、紅色等顏色的蔬菜等。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,每次攝取蔬菜時,總是或常常會吃到深色蔬菜的比例為54.8%,顯示雖然國人每日蔬菜攝取量普遍不足,還是有超過一半的人會攝取到深色蔬菜。

此外,許多人有使用保健食品以調節生理機能和補充營養素的習慣,例如燕麥片、優酪乳、維生素錠、益生菌、植物萃取膠囊等,都是普遍被食用的保健食品,而且對於補充品的使用率有成長的趨勢(亞太地區臨床營養期刊, 2011)。然而,購買蔬果營養補充品以補充植物營養素的比例相對較低,在我們的調查結果中,只有15.6%的人總是或常常會購買蔬果營養補充品,有61.2%的人很少或從不使用,顯示即使國人普遍蔬菜攝取量不足,還是比較少會透過保健食品來補充蔬果營養素。

台灣蔬菜種類繁多,像是地瓜葉、菠菜、小白菜、青花菜、番茄、胡蘿蔔等,都是市場或超市很常見的深色蔬菜,只要能提高每日的蔬菜攝取量並搭配更多種類的蔬菜,就能攝取到豐富的植物營養素。
參考資料
衛生福利部,2022。國民營養健康調查。
網址:https://www.hpa.gov.tw/Pages/List.aspx?nodeid=3998
衛生福利部,2018。每日飲食指南手冊。
網址:https://www.hpa.gov.tw/Pages/EBook.aspx?nodeid=1208
衛生福利部,2020。學校午餐食物內容及營養基準。
網址:https://www.hpa.gov.tw/Pages/ashx/File.ashx?FilePath=~/File/Attach/731/File_16593.pdf
亞太地區臨床營養期刊,2011。國人19-44歲成年人膳食補充品使用概況。
網址:https://www.hpa.gov.tw/File/Attach/9983/File_9408.pdf